2006年10月23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用法律和制度祛“药”治邪
办一届干净公正的省运会
本报记者 朱乔夫

  浙江省第13届运动会第二阶段比赛正在台州举行。鉴于兴奋剂检查、裁判以及赛纪赛风等敏感话题在任何大型运动会上都备受关注,记者于这届省运会的高潮来临之际,就这些敏感的话题,采访了省体育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海英和其他相关人员。
  严格周密——力求无“药”
  本届省运会竞技体育比赛项目共设24个大项、599个小项,设金牌701枚,共有7500名运动员参赛,领队、教练人员约1500名,是历届省运会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项目最全、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。省体育局长李云林在这届省运会开赛之际曾强调指出,赛会将“严格赛场纪律,加强反兴奋剂力度,争取办一届干干净净的省运动会。”
  对于这届省运会的兴奋剂检查问题,郭所长告诉记者,早在今年1月6日,省体育局就下发了关于对第十三届运动会进行兴奋剂检查的通知,按照该通知的要求,省体育局于3月份举办了兴奋剂检查人员培训班。在这届培训班上,共有17人参加培训并进行了考试。考试合格者,由国家奥委会兴奋剂委员会发给检查证。省运会期间,这些考试合格并获得检查证的兴奋剂检查人员,将持有效证件开展兴奋剂检查工作。
  郭所长还告诉记者,根据省运会有关文件规定,凡被查出使用兴奋剂者,将被取消全部成绩,还将扣除其代表团相应名次的奖牌数和总分数,无相应名次奖牌的则要被扣除下一个名次的奖牌和总分。凡被查出1例使用兴奋剂的,处该运动员代表单位2万元的罚款;凡被查出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和其带训教练员,第1次发生的,视情节处以禁赛2-4年,第2次发生时给予终身停赛的处罚。
  严加督查——力求公正
  对于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赛纪赛风等往届比赛中存在的问题,省体育局的一名相关领导告诉记者,省体育局副局长翟晓翔曾在大赛开始时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:本届省运会杜绝徇私情、打假分、吹黑哨,对于个别裁判打假分、吹“黑哨”的情况,发现一起,处理一起,决不姑息。
  该领导告诉记者,对于裁判和赛纪赛风问题,本届省运会已经“祭”出了两道“紧箍咒”。“本届省运会,省体育局将派遣赛风赛纪督察员分赴各赛场,对执法裁判进行督察。督察的重点是进行赛中监督,使徇私情、吹黑哨、有意偏袒一方的现象无处藏身。”此外,自今年3月份以来,省体育局共对19个运动项目的裁判员队伍进行了严格的上岗培训,其中竞技体育部有16个,培训重点就是裁判员的职业道德。